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與人們的生活關系越來越密切,而第三方支付的出現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我國的第三方支付從2002年至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只被少數人了解到被大眾所熟知的過程,這期間第三方支付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自身優勢,不僅占據了相應的市場份額還對很多傳統行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集中度較高,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巨頭占據著整個市場的半壁江山,并且其經營范圍也在不斷擴展,從最初的辦理支付結算到現在涉及醫療、繳費、查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現階段,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正逐步向成熟階段邁進,隨之而來的是部分細分板塊已經出現飽和,新形勢下,各大第三方支付機構都在整合資源,不斷進行金融創新,以期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尋找出新的增長點。但是伴隨著規模的擴大和業務范圍的擴張風險也逐步暴露出來并日益影響著第三方支付的進一步發展。在互聯網金融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控制第三方支付的風險,使其在規范運作的范圍內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大眾提供多樣化的便捷服務成為新時期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從第三方支付的概念、特征和功能作用入手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理清我國第三方支付的發展脈絡,從而針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新發展進行總結和歸納。其次,針對現階段第三方支付的風險進行研究,本文將第三方支付的特有風險歸納為五類,分別是合規風險、沉淀資金風險、網絡系統風險、網絡欺詐風險和糾紛處理風險,并針對這些風險找出其中的形成原因。緊接著,在第四部分,本文將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寶的運作機理進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外第三方支付在風險防范中的舉措提出合適我國的一些政策建議,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展開:一是從監管方面,國家應該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針對第三方支付洗錢風險制定專門的管理辦法。同時,建立第三方支付的評價標準,完善行業的退出機制;二是從社會信用體系方面,國家應該完善個人征信體系,逐步建立起商業性的征信系統。同時,建立個人信用評級制度,完善個人信用數據庫;三是從行業自律方面,協會應該制定行業準則,并加強與各方的合作,協調行業內部的相關問題;四是從機構內部建設方面,機構應該重視自身風險防控、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員培訓,從源頭上控制風險事件的發生。只有各方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為第三方支付行業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保證其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 風險; 監管;